【中國觀察】北戴河會議與四中全會陰影斑駁 | 政治局 | 十五五 | 習近平

【中國觀察】北戴河會議與四中全會陰影斑駁 | 政治局 | 十五五 | 習近平

【大紀元2025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共政治局7月30日開會,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四中全會討論「十五五」規劃。多位專家分析,四中全會或另外涉及人事議程,其中何衛東案是否公開、中共最高權力結構是否變動,以及是否推出接班人等問題都值得關注。對於經濟議題,分析認為,中共是老調重彈,其2.0版「計劃經濟」難解危機。

四中全會 官方議程之外另有看點

中共喉舌新華社7月30日報導,中共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開中共第二十屆四中全會,主要議程是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2026—2030)規劃(簡稱『十五五』規劃)的建議」。

據官方通稿,政治局會議「還研究了其它事項」。

這次四中全會,原來按例應在去年秋天召開,但一直延遲至現在宣布今年10月開。

獨立評論人蔡慎坤分析稱,按慣例,中共一中全會任務是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二中全會決定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和國家機構領導人選;三中全會通常就所謂的經濟改革發展作出重大決策;四中全會推出所謂國家重大決策部署;五中全會主要議題是「五年規劃」;六中全會議程通常是黨建內容;七中全會是為中共下一次黨代會進行文件及程序的準備。

「今年的四中全會很可能把五中全會的議題也合併了,既要推出重大決策部署,又要明確五年規劃,明年(2026)的(六中)全會主要是黨建問題,後年(2027)七中全會就要準備召開二十一大了。」他說。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審議「十五五」規劃的建議文件,都是走程序而已。除此之外,外界更關注的就是中國的權力結構會不會改變。

分析:四中全會真正的看點在人事方面

近期有關中共元老幕後控權,四中全會或生事變、習近平失勢傳言不斷,外界認為這至少反映中國大眾渴望改變。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的中央全會討論五年計劃是老套路,真正的看點在人事方面,一是習近平是不是大權旁落,是不是有接班人在四中全會會推出來。「四中全會是兩屆黨代會之間人事調整的一個重要的窗口。如果習近平要退下來的話,四中全會時接班人就應該提出來了。」

第二個看點就是何衛東一直失蹤,四中全會要不要給有一個說法。王赫說,再拖下去說不過去,四中全會大概率何衛東的事會有個了斷,比如通過四中全會進行確認,對黨內外正式宣布。

去年11月,中央軍委委員、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下台;今年兩會後,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失蹤至今。這兩人都來自被認為是習近平嫡系的福建前31集團軍。

沈明室表示,何衛東案是涉及政治的因素還是因為貪腐的因素,有可能在本次政治局會議就有討論了,包括要不要開除他的黨籍和剝奪上將軍銜等,只不過目前還沒有公布,最後還要在四中全會確認。

王赫表示,如果何衛東落馬正式確認,還牽涉到中共軍權到底誰控制,缺了一個軍委副主席,要不要補選,中央軍委委員現在也缺了兩個,要不要補選,上來的是張又俠的人還是習近平的人,從中就可以看出軍權在誰手裡。

蔡慎坤也表示,對何衛東的處理確實不僅影響軍中指揮體系,也關係到習陣營內部體系的軍心,而苗華案如何公開處理,也會成為軍中「立規矩」的風向標。

沈明室認為,對於已被傳撤職或者是法辦的這些人,四中全會要決定要不要保留他們的中央委員的位置,以及誰來替補。

每年的7月底8月初,中共高層會隱身一段時間,被認為是在北戴河度假,並舉行非正式會議,這個會議過往是中共元老干政的場合。

沈明室表示,中共政治局會議已決定了10月開四中全會,表示高層已經在人事方面有了初步的共識。接下來在北戴河會議裡面就會有非正式的討論。「北戴河是一個非正式的會議,討論的議題非常重要,可能就是在凝聚共識,誰接班,習近平要怎麼樣逐步釋放出權力。」

沈明室說,去年的北戴河會議已經傳出元老批評習近平,習近平也做檢討,但是這一年下來好像也沒什麼改善。接下來元老或在北戴河要習近平做出具體的承諾。如果沒有具體的承諾,到時候黨要如何處置等等。

「目前看起來,通過北戴河會議決定習近平的權力或者是決定後續的接班人選就變得非常重要。但是因為北戴河會議到四中全會之間還有兩三個月,習近平會不會利用區域的情勢或中國內部的重大事故進行反撲,或者是最後完全否認北戴河相關會議的結論,拒絕下台,恐怕就會讓整個政治情勢更加複雜。」他說。

王赫表示,按目前走向,習近平在四中全會退下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到2027年二十一大看是否到站下車。但若習不惜一切代價要保權,就是中國政局的一個最大的變數,有可能在四中全會他就被弄下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做到二十一大把權力交出來,四中全會應該會推出一個接班人來,所以四中全會人事變動是一個最大的看點。」

專家:中共2.0版計劃經濟難解危機

按中共官媒通稿,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重複了近年中共對於經濟治理的基本措辭。一方面講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但同時強調「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據彭博社報導,「十五五」規劃包含習近平「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未來版本,重點關注高端科技產品。路透社則稱,「十五五」規劃將把擴大居民消費列為重點目標。

沈明室表示,中共最近對房地產的問題,如何因應關稅的問題,以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等,有一些大方向的調整,但是都還沒有有效的具體政策。

蔡慎坤表示,目前中共高層一部分人主張擴張國有企業、強化國家安全,穩住「內循環」;另一部分人主張恢復經濟活力、鬆綁民營企業、重新回到「改革開放」的框架中,存在這種分歧,但顯然前者占了主導。「目前已不是解決經濟下滑問題,而是經濟崩潰的當下能否苟延殘喘的問題。但試圖用這種2.0版的計劃經濟解決問題,無疑是痴人說夢。」

由於生產和市場需求雙雙走弱,7月中共官方製造業PMI在收縮區間進一步下行,從6月的49.7降至49.3,這已是連續第四個月收縮。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7月30日在Breitbart的活動上說,中國的經濟模式正走向衰落。「尤其是在房地產領域。現在他們正經歷房地產市場危機,而在我看來,中國持續向市場傾銷廉價商品的做法很快會讓全世界厭惡」。

王赫表示,7月份的政治局會議主要討論下半年的經濟政策,這是慣例,到四中全會要決定下一個五年的大政方針。但現在中國經濟大盤動搖,國際處境也很糟糕,中共當局也提不出新鮮的思路,因為現有利益格局當局不敢輕易打破,經濟已經到了垂死的狀態,「只能靠過去的慣性在運作,一些政策都是隔靴止癢,老調重彈。」

責任編輯:林琮文#